走过岳麓书院,寻觅长沙故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岳麓书院 历史典故 走过岳麓书院,寻觅长沙故事

走过岳麓书院,寻觅长沙故事

2024-01-28 07: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当我们讲述一个城市的时候,总要有一个起点,这个起点或者在车站,或者在机场,人们总是在茫无头绪中开始城市中的陌生旅程。

长沙的起点却与其它城市不同,它一定要从岳麓山开始。这座横亘于长沙城西,与湘江为伴的小小山脉沉积了长沙乃至中国太多的历史,把一千年的光阴浓缩成了传统,成了文化,也成就了特立独行的湖南人。

湘江缓缓地从长沙城西流过,自南而北,把整个长沙捋成了东西短、南北狭长的一座城市。从长沙市区跨过湘江一桥,江心的橘子洲一闪而过,就到了岳麓山的地盘。山离江如此之近,以至于在岳麓山与湘江之间只能摆得下一条麓山路和沿江大道,长沙人也顺势把这片为岳麓庇护,被湘江滋润的土地称为河西。

河西是长沙的大学区,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有数高校错落有致地依山临江而建。著名的岳麓书院便是在湖南大学内,至今仍归湖南大学管理。

鲜有人到了长沙不到岳麓山的,而到岳麓山则必到岳麓书院。书院因山而得名,山却因书院而名扬天下,如果说岳麓山是长沙的历史名片,书院就肯定是岳麓山门楣上的那块金字招牌。岳麓山与书院如此血脉相连,似乎在冥冥间注定这座山与传统文化有着某种不可分割的关系。

顺着麓山路一路南行,两侧的民居、商店、酒肆逐步被青砖碧瓦的校舍取代,路旁的行人也大多成了步履匆匆的莘莘学子。城市的喧闹与嘈杂如潮水般退去,就在一片绿荫中,没见围墙,没见大门,湖南大学悄然而现。这所大学似乎在以这种独特方式静静地纪念和传承着岳麓书院包容和务实的精神。

信步校园,就在一条不起眼的小径之旁,一个古朴的院落突兀地进入视野,头门门楣上只有四个大字“千年学府”。

岳麓书院到了。它历经千年风雨,却如此谦卑地伫立在路旁,让人几乎生出错觉,这就是让龙应台于激动间写下《山间小路》,余秋雨在感怀中写下《千年庭院》的岳麓书院?无一丝傲气,也和宏伟无关,它犹如江南春雨中的一个普通学塾,默默地敞开着自己的胸怀。或许在书院200米开外的自卑亭以《中庸》里的一句话恰如其分地作了注脚:“君子之道,辟如远行,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但踏入庭院,便能深深地感受到它纤弱身躯中蕴藏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文字和文字背后的思想。

进了头门,穿过朱熹题额的赫曦台,大门就跃入眼帘,门额上“岳麓书院”四个大字为宋真宗题写,原为石碑,刻于自卑亭附近的牌楼之上,现在的木匾则为后人仿制。大门的两侧便是名烁古今的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说起这副对联,还有一个小小的故事。清嘉庆年间,书院大修后,山长袁名曜应学生所请题写门联,但写了上联“惟楚有才”之后,却想不出下联。无奈之下,他命诸生作对,众人也是苦思不得。后来一名叫作张中阶的贡生到来,几乎是脱口而出:“于斯为盛”。

这位张中阶先生后来做了多大的官,际遇如何,早已被历史淹没,无从考究了,但这副流水联却成了岳麓书院的真实写照。

我想,它不仅仅在夸耀岳麓书院的人才之盛。更难得的是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湖南人,从楚地出发沿着先贤的脚印去做学问,去治国和平天下。可想而知,一个负笈少年,用稚嫩的声音读出这副对联时,在他心中投射的是一种怎样的骄傲和抱负?

徜徉书院,随处可见闪烁着先哲们思想光芒的文字,随着岁月的风化,如今他们大多变成一块块镶嵌于墙上的碑文,流连于其间,不得不让人们生出不可名状的感悟:或如久旱甘霖,心结渐解;或如当头棒喝,一时顿悟。

且不去说讲堂前著名的“实事求是”牌匾让毛泽东生出怎样的感悟,也不去说“整齐严肃”的校训让你有怎样的心动,更不必去谈碑廊中让人目不暇接的锦绣文章,只是墙上随手拈来的文字就会让你有黄钟大吕的感受。

在讲堂侧墙上有一篇《岳麓书院学规》的碑文不妨驻足好好一读:

时常省问父母;朔望恭谒圣贤;

气习名矫偏处;举止整齐严肃;

服食宜从俭素;外事毫不可干;

行坐必依齿序;痛戒讦短毁长;

损友必须拒绝;不可闲谈废时;

日讲经书三起;日看纲目数页;

通晓时务物理;参读古文诗赋;

读书必须过笔;会课按时蚤完;

夜读仍戒晏起;疑误定要力争。

这篇学规由清代国学大师王文清于1748年(乾隆十三年)手定,全文18条,每条6字,总共只有108字,却涵盖了品德修养、学习内容和学习态度三个方面,可谓言简意赅,与当代学校动辄洋洋千字的管理制度相比,孰高孰低,一望可知。

轻轻推开书院的后门,拾级而上,便上了岳麓山的山道。看着掩映在绿树白墙中的书院,突然有了这样的感悟:惟有怀着“业精于勤荒于嬉,工善其事必利其器”的态度方能有重践履、务实学的传统,也只有充分理解“君子之道”的精髓,才能以虚怀若谷的态度对千年以来周敦颐、朱熹、张栻、王阳明、王夫之等大家的不同思想、不同流派进行包容。

这种务实和包容成就了岳麓精神,也成了湖湘文化源远流长的脉息。

也正因为如此,岳麓山不仅有名垂千古的岳麓书院,还有着古麓山寺和云麓道宫。据记载,书院原来是古麓山寺的旧址,其前身就是唐末五代僧人所建的一所学堂,而为唐李邕所创作、被誉为文、书、刻三绝的古麓山寺碑还存于书院中。儒释道于一山中共存:儒家占了山脚,释家位于半山,而道家则高踞山顶,它们千百年来不曾有过倾轧与纷争,而在一座小小的山中和平共存,甚至相互帮扶,难道不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缩影?

顺着山道石阶而上,你不得不承认岳麓山不愧为文字之山。这些或清雅、或雄奇,或发人深省、或振聋发聩的文字在游山之际不时地从古木间,草丛旁和亭子中窜出来,与你不期而遇,让人惊喜之余,深恨未带得纸笔在身旁,不能抄回去细细揣摩。

迤俪而过爱晚亭,亭侧对联“山径晚红舒,五百桃夭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郎声读去,尽洗尘世间俗气。而亭内以毛体书写的《沁园春?长沙》又让人不由生出遥想英雄当年的情思。

走出红叶谷,山道台阶弯弯曲曲,看不尽群峦叠翠,古木参天,浓荫匝地。一个不知名的亭子悠然在望,刚想坐下歇息,却被亭上对联所吸引:“何处临江高阁近,几人芳草夕阳来”,爱惜玩味之下,竟然疲惫尽消。

再走得几步,写有六字真言的照壁挡住了去路,侧身一看,又一副气势磅礴的对联映入眼中“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原来古麓山寺到了。

入得寺来,还来不及疑惑一个小小的寺院缘何称得上“湖湘第一”?粉墙上的寒山拾得道问答就展示了一个禅机的世界,而观音堂前“寺门高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沙湖”更是出自杜甫的《麓山道林二寺行》!

据闻麓山寺所珍藏的佛经和古籍极为丰富,石刻的阎立本、吴道子、牧溪、仇英等作的观音宝像,湘绣怀素草书《自叙贴》等均为珍品,可惜未能一见。有如此底蕴,麓山寺自然把一副口气很大的对联挂在自己矮小的山门之上了!

于讶叹中出了麓山寺,继续在绝妙好辞的丛林中穿行,只顾得赞诗文之佳,对联之美,竟然忘了蓊郁青葱之怡神,山涧泉流之悦耳。不知不觉中就来到了云麓道宫,又是一联“对云绝顶方为麓;求道安心才是宫”,它将云麓道宫四字巧妙地藏于联中,同时也把道家境界不露声色地隐于其间。

方才欣赏完毕,另一联“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更让人欢喜赞叹:此联气度不凡,对仗工整,可谓精品中的精品。一查之下,果然是名家所作,作者是清末湖南诗人黄道让,原联在桔子洲头的望湘亭,后毁于兵燹。光绪年间,重修云麓宫时,又将此联重新锩刻于宫门前。

信步走到云麓宫前观景台,还未及放眼远眺,却摸得护栏上凹凸得不似寻常,急忙去看,却是密密匝匝的人名,一抬头就看见一方小小的提示牌在不远处的墙上,石牌上用中英文写道:“此处麻石围栏上刻有五千多位长沙战中阵亡将士的名单”,未及读完,双眼不知觉地模糊了。

这里所说的长沙会战是抗日战争中最为惨烈的战役,从1939年9月至1944年6月,总共进行了四次。在历次长沙会战中,岳麓山均为主要战场,如果细心搜索,至今仍能发现六十余年前的战壕与弹坑。1944年6月18日,岳麓山被日军攻破,同时也标志着长沙的沦陷。

读史至斯,不能不让人于悲怆之余生出感慨,山与城间的血脉相连竟达如此境界:岳麓不破,长沙不陷!

据说参加长沙会战的我军官兵多为湘籍子弟,于战前均立遗嘱:“成则以功勋报祖国,死则以长沙为坟墓”。战后岳麓山也饱含深情地接受了这些为保卫自己而牺牲的子弟,将他们葬于大师们徘徊思考的路旁,先贤们讲学辩经的台前,书生们晨起读书的亭侧……不同的历史、人生和风景穿透了时间的阻隔,融化在一起,最终交织成这个城市的脊梁。

岳麓山却绝非只有抗日将士的茔墓,更早之前,就有一批民主革命的先驱就长眠于斯。沿着山上不同的小径,黄兴、蔡锷、陈天华……这些名字会勾起你怎样的回忆?

往期回顾

李维嘉:老城新巷中蕴藏骨子里的独特“湘”情

百村千场文化进万家”文艺演出进景区——湖南省森林植物园

假如网红杜甫回长沙,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文:加油车

图片:岳麓书院及网络

来源:长沙生活集

长按二维码

原标题:《走过岳麓书院,寻觅长沙故事》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